爱德加·凯西 官方网站

石门坎的故事

 

石门坎是一个地名,位于贵州毕节地区的威宁县的贫困山区,是苗族人的聚居地。

 

这里是云贵高原乌蒙山区的核心地带,真正的是崇山峻岭的。汽车在大山区里面行走,左边千尺高刃,右边是万丈深渊。

 

如此蛮荒之地,竟然在上个世纪成为了西南地区的文化高地。确实是奇迹!那么奇迹是谁带来的呢?

 

1904年 一个从英国来的传教士,名叫博格里(Samuel Pollard1864—1915。他戴着假辫子,穿着中国的服装,跟着猎人来到了石门坎,博格里的英文名字叫做Samuel Pollard

 

博格里1864年出生在英国的一个牧师家庭,原来在伦敦邮政银行做个会计。当时

英国巡道工会说招收到中国的传教士,博格里决定投身传教事业。

 

188723岁的博格里来到了中国,他先是在云南昭通传教17年。这17年只发展了不到20个基督徒,这好像少点。

 

怎么回事呢?

 

博格里就跟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一样,他想先跟中国的儒生,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打交道,给他们传教,因为他们有文化有影响力啊,再由他们带着不就更多人的信教吗。

 

但是中国知识分子有一种什么儒生情节,有一种文化优越感,很难接受孔孟之外的精神信仰。

 

博格里这正犯愁的说这17年了,自己都当上主教了,还是每天拿着个锣堂堂一敲,然后后面一群小这小孩跟着起哄,传福音喽,传福音喽。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个传福音的事业有个突破呢?

 

一天来了几个贵州山里面来的苗族猎人,他们看见敲锣的博格里,就拿出个鸡蛋,在博格里的眼睛旁边比划了一下,大声的喊:找着了找着了。

 

这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几个苗人猎人有一天打了一只大野猪,还高兴的往家里走,碰着一群彝族人说,这猪是在他们的土地上打的,就是他们的,就把猪给抢走了。后来是一个黄果树瀑布来的传教士,帮助了他们,给他们写了一份状子,交到了官府。官府呢把野猪判给了苗族猎人,这些猎人回去跟山里的头人们一说,大家决定说一定要传教士过来,让他来教我们认字,告诉我们怎么样不被人欺负的办法。

 

结果他们找到传教士,那位传教士说,我就负责黄果树瀑布这一块,你们要找就到昭通去,那里有我们的主教。然后猎人说,那我们怎么知道哪个才是你的主教呢?传教士说你找长着一双跟鸡蛋那么大的蓝眼睛的,就是他。

 

苗族人就邀请博格里到了他们那里去,因为当地的苗族人要读书认字。

 

石门坎当地的知识缺乏到什么程度,整个部落只有1两个老人会加减法,所以当地人赶庙会想用鸡蛋换些盐,都不知道能换多少?每次得把老人扛到市场去完成交易,年纪大了走不动了。

 

早期的西方传教士都知道,在中国开启民智办学堂是一个有效的方式。那么好办学建教堂,要土地啊。博格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买地。

 

这个苗族人是当地地位最低的,管理他们的土司,都是彝族人,财主也都是彝族人。所以这个博格里在当地长老指引下,跋涉几十里找到了彝族人的大财主,叫做安融之。

 

安融之一看,哎呦,高鼻子蓝眼睛还能说汉语的洋人,稀罕,先吃饭喝酒奏乐。这酒足饭饱之后,就问了说博先生,你买地要干什么用啊?

 

买地办学校!

 

办学校好啊,那你要买多大的地呢?

 

博格里说:我只需要一张牛皮那么大的地

 

安融之说,你既然只要牛皮这么大的一块地方,那我就送你了。

 

博格里回到石门坎,真的找了一张大水牛皮,用药水给浸泡泡软了以后,用刀把牛皮一条条给切成细丝,把牛毛也给给拔下来结成线,就这样的牛线加细牛皮,圈成了一个80亩的一块地。

 

安融之听说后哈哈大笑说,这个狡猾的洋人,我就知道他要耍滑头。不过他要办学校那块地送他了。

 

1905年,也就是在博格里来到石门坎的第二年,石门坎学校建成了第一个教室。这教室花了5英镑,所以这个房子叫做五磅房。

 

这个房子既是教室,也是第一座教堂,也是博格里的办公室和住所。博格里的太太是英国著名的护士南丁格尔的学生,也是自愿到中国来做义工的。就在这个5磅房里,两个人每天晚上得把床上的东西搬开来,才能睡下。

 

也就从这个5磅房小教堂开始石门坎的奇迹。

 

那苗族人,他不像汉人那样有那么多的优越感。汉族人总是什么心怀着教化西方人的高大念头,反过来又生怕西方人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畏缩犹豫。

 

苗族人,在博格里教堂建好的第一天,就多达6,000人跑过来要接受洗礼,那个小教堂别说容不下那么多人了,就连那进里用的圣水都不够用了。

 

博格里让大家排队,苗族人也不着急,在教堂外啊升起篝火,边唱歌跳舞边等待洗礼。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上帝,只知道也许被这个鸡蛋一样大的眼睛的这个传教士祝福以后,就会认字,就会有文化了,就不会再被人欺负了。

 

一批批的洗礼持续了很多个晚上,到后来都成了当地一个习俗:就是在教堂外面点篝火聚会。只不过渐渐的大家在篝火旁,开始一起唱赞美上帝的圣歌。

 

那么经过了五磅房洗礼的苗人,是不是就真的有文化了呢?

 

苗人在博格里之前是没有文字的。苗人的祖先是谁?蚩尤!就是那个跟黄帝打仗打败的那个。他打败仗以后,就被这个黄帝从西南一路往南边赶,这一直就到了最偏僻的地区。

 

苗族的传统都在他们的衣服的这个装饰上反映出来。衣服下面不是个三角形,三角形下面有一条绿色的横杠,就表示这个部落在南迁中,渡了一条黄河,而有两条横杠,就是黄河和长江。很多文化符号,都暗藏在衣服的纹饰当中。

 

正是这些衣服的纹饰,给了博格里灵感,让他发明了苗文。并用苗纹翻译了圣经。

 

当时整个中国都找不到一个工厂,可以把这个苗文圣经,给制版印刷出来。这个教会的弟兄和帮忙,跑到了工业最发达的上海开不了模子。怎么办呢?最后是教会联系到了日本横滨。在日本横滨制板,完成了苗纹的圣经印刷。


 

现在这个文字,被联合国称之为博格里文,或者叫做大花苗文。

 

在这个以石门坎为中心周边方圆几百公里范围之内,建了十几座教堂,办了120多所小学,用花苗文编的乌蒙山区平民识字课本。这个平民识字课本涵盖了所有苗人生活地区,整个乌蒙山区的风气都变了。

 

咱们知道这个苗家女那个白银服饰,很贵重的,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这个奶奶的彩礼,这个妈妈结婚的彩礼,这么传下来的。

 

博格里时代的时候,男子求婚女孩子彩礼多了一项什么呢?得要你把这个识字课本先背下来。光有白银不够用,要有知识要有涵养。所以这男孩子看中哪个漂亮姑娘,这着急,平时不好好学习,现在怎么办呢?晚上加班点油灯背书,不然娶不着姑娘了。

 

有了信仰,有了文化,这人就开始变了。

 

原来每个这个苗在村头啊都有一个叫花房,这是个民俗。是什么呢?这女孩啊苗族女孩1314岁的时候啊,就可以进到花房里去找男孩子,所以经常有女孩就会早孕。134岁就就背着娃了,而且孩子容易传染疾病。

 

博格里来了之后就规定,每一个受洗的基督徒,男性22岁女性20岁才能结婚。博格里给苗家带来文化影响力很大,苗族人真的是不像过去那样容易受人欺负了,苗族人就管博格里叫苗王,愿意服从他、听从他。所以当博格里说了让苗人把花房烧掉,就是不信基督教,也得讲卫生啊,你要注重道德伦理啊。

 

博格里在1914年呢,还在这个地方建了一支足球队。博格里英国人,他在伦敦当小会计的时候就喜欢踢球。1914年,当时中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足球为何物,博格里就带着当地人在半山腰上建了一座球场。

 

半山腰这球儿一旦一脚踢飞,直接就奔山底下去了。这苗族老人回忆说可有意思了,当年是1脚把球踢飞了,捡球怎么办?带着中午饭去捡球。你得花一天时间才能把球捡回来。所以可有意思了,石门坎足球队的风格就是什么,短传渗透,因为他不敢大脚传球,怕捡球去。

 

后来这个大山里的足球队,到处都拿冠军。当时四川军阀杨森,有一支号称中国第一的足球队。结果呢,两次比赛输给了山里的足球队。杨森一听到属下汇报,又输了!啪一拍桌子,老子的队伍打仗都不怕,怎么还打不过这些山里娃娃,说怎么回事。

 

那个时候,足球跟现在不一样,是实心的,外面包的这层牛皮。这缝线的地方啊很粗糙带棱带角的。这杨森球队,他只敢用脚踢,石门坎那些孩子是被博格里这样的英国教练带出来的,高高跳起用头顶球,这看到对方都傻眼了:你还敢用头顶这个重玩意。

 

杨森听完汇报,回过味来了说怪不得打不过他们的,原来这石门坎的足球队是空军。后来杨森还带了一些苗族孩子出来,后来他们成了中国第一个国家队的队员

 

苗族人的习俗这一辈子,洗3次澡,生、死、结婚。这生死两次还都别人给洗了呢。博格里也就破了这个习俗,还建起了游泳池,让苗族人学会了游泳。

 

上个世纪的30年代,石门坎着山里面培养出来过苗族人的西方医学博士。

 

博格里还建了麻风病院,后来又建立了平民医院,在缺衣少药的山区,这些医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15年的9月,石门坎流行伤寒,51岁的博格里,因为护理患伤寒症的学生,染上了疾病。历史上的今天916号这天,他去世了!

 

博格里走了之后,石门坎的传奇还在继续。有2代人的这英国的传教士陆续前来,让整个花苗皈依基督。这一神迹在西方传教史上,是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

 

这个被称为边远的山区,最为边缘化的苗族居民区,有了足球场,有了邮电局。在世界都不知道贵州的时候,信可以从欧洲直接寄到石门坎。它成了中国西南的文化中心、教育中心、体育中心和麻风病治疗中心

 

1949年以后石门坎被扣上了两顶帽子:第一个帽子是基督教的传播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第二个帽子说石门坎的地方有西方的特务。

 

于是一个在中国西南地区文明程度已经达到最高的山区石门坎,成了一个阶级斗争最激烈、最复杂的地方。从50年代初期开始,基督徒被勒令放弃信仰,外国传教士被驱逐,宗教信仰体系崩塌。

 

1968年 红卫兵推倒了游泳池的墙,水被放掉了,足球场也被捣毁,硬生生的种上庄稼。坚持信仰顽强活下来的基督徒,在文革期间躲进大山的山洞里进行祈祷,结果被民兵包围屠杀,死者里面还有身怀六甲的孕妇。

 

信仰体系的崩塌,直接导致了文化的退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倒退。1989年调查石门坎地区:10个人一床棉被;88%的儿童失学,因为贫困而接受赈济的家庭达到了98%

 

2004年慈善会成员来到这里,发现石门坎这人口14,000人信用社的个人存款总数22万,再加上8万元的学生报名费,人均不到30元人民币。

 

西南贫困山区的建设几乎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唯物论者看到的只有无穷无尽的高山,没有办法进行商品流动,无神论者更无法理解,当年一个这个伦敦小会计出身的传教师,是怎样把这个被世界遗忘的极度贫穷之地,建设成人间乐土的。

 

初春的山区依然很冷,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强有力的穿透乡村小学那没有玻璃的窗户,散播在大山的雾霾中。

 

人们穿过没膝高的草丛,走过只剩下断墙的游泳池,来到博格里的周围长满了杂草的墓前,只有不知道是谁留在那里一小把黄花。这束野花在寒风中摇曳。

 


贫困的石门坎啊,

因为有了信仰

你曾那么

富足


(本文编辑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