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加·凯西 官方网站

第二十一章  人类才能的问题


在凯西的资料中,有关于人类的才能,以及才能一世又一世的持续发展,其隐含的意义尤为重要。首先,它们让人感到:人有无限扩展的可能,全看个人的努力而定。

 

◎只要努力,人有无限可能

 

我们已经谈到隐匿的才能帐户,可让人一次次的提取支用。于是,每个人现在所具之资源,全看过去在自己的生命银行所努力储集的有多少。显然这种体系即须往前做,也须往后看。我们怎样以现在推断过去,我们也同样以现在指望未来。(这与佛教所说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则是」甚为相近。)不论现在付出多少时间、精力、思考与关注于才能之获取,均将在我们的帐簿里记入未来之贷方(意味以现在的努力作投资以期获酬于将来)。

 

在世界每个角落均有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追寻他们的青春美梦,即使明知不可能完全实现。从通俗观点来看,这徒劳无功真叫人够悲哀了,但是,从业缘的持续原则来看,他们的悲情就变得没那么令人哀怜了。

 

一个老人爱花而努力种花,或许不会为他带来大奖、或在园艺杂志上使他闻名全国,但是,他却在此生奠下植物与园艺知识的基础,在某一来生中,可能会让他成为那时代的植物奇才。一个中年妇人迷迷糊糊的热衷于绘画,虽成为她的家庭与朋友茶馀饭后的笑话题材,它却可能为其艺术能力立下根基,以致或许来世有一天,能使她为未来类似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罗马梵谛冈教皇专用之小礼拜堂,饰有米开朗基罗等大画家之壁画)作画。一个教师耐心地教钢琴课,一年又一年,默默埋头苦干,而演奏生涯的梦想希望早已怙萎、埋藏,但如果她知道这是迈向掌声与名声的正途,她可能会奋而不懈地继续如此前进。节拍器的节拍在她潜意识中建构精确的节奏感。年年重覆于速度的研究、手指练习、序曲、小奏鸣曲、创意曲与赋格曲等,把调和音调深深地刻印于她音乐的记亿中。再过一世,或二世,或三世,她或许能成为当代的演奏家,以其直觉的创意、即兴的演奏能力以及优异的节奏感,而震惊当世的人。

 

◎所谓的老年也要积极有为

 

总之,依照灵魂转生槪念,努力从不白费。如果业力公正精细地运作来惩罚我们的邪恶行为,它必也同样公正精细地酬劳我们有建设性的努力。了解此一重要事实,能使我们的意识两极化,从而使绝望消弭于无形。在每一瞬间,我们都在创造自己的未来,决定那将来之界标。将来是正面抑或负面,全看我们在此刻是作积极、建设性的努力,抑消极地屈服于明显的错误。

 

这个概念有若干重要的推论。首先,它很清楚地指引出,及时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即所谓的老年,不必定是退缩、无为,以及一般认为的无用。我们通常所想像的老年,其实是种迷信。依照凯西报告,在西元一万年前的埃及,一般人的寿命都远超过一百岁。适当的饮食及端正的想念,使得老态龙锺来得很晚,又不太显于外貌。现代的科学证据,越来越确定这种看来似乎夸大的报告。我们的许多实验室,在食物对健康、耐力与寿命的影响上,已有重大的发现,而且,很快就会显示, 老弱衰相大多由于错误的饮食、生活与思想习惯,还有从身心病症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中所发现的身、心关系,衰老也有相当部分起自于「没用了」的心理期待,感到已到尽头,感到青春已消蚀殆尽。

 

这种心态是来自于所谓的水准的人生观(Horizontal View of I)——或是习惯于把自己与他人在同一时空水准上作比较。然而,灵魂转生原理下的唯一真正人生观,却是垂直式的。总与那些比我们年轻的人比来比去,不但可憎,且无此必要。因为,我们所有的人,实际上只努力于超越自己。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进步,与别人是无关的,只与自己以及上帝才有关。

 

充分了解此点,则看到,那些认为自己于目前生命周期中,居于与众不同且地位优势的人,我们就不致焦虑。竞争仅不过是个唯物化的幻觉。在灵性实体上,我们不是跟人竞争,乃是跟自己竞争。


◎「积财宝在天上」之真义

 

我们虽然不能预见在未来社会中对老年问题,会采取什么确切的方式解决,但是,看来在某一年龄,从积极工作赚取收入的角色上退休下来的这一习俗,至少会延续到青春永驻术有重大进展之时。无论社会会作怎样的安排,年长的人绝不应视自己已是与樟脑丸及去冬棉被一起放在衣橱里一样。相反的,他应好好地把他的时间用于培养新才能、新技艺、或研习什么他以前因家庭责任或工作职责关系而未能允许他做的事,而且,他应确信这样做,是在为自己来世转生之内在 财富奠下基础。这是耶稣劝诫人不要积财宝在地上,但要积财宝在天上的几个可能解释之一。(在圣经新约马太福音六章十九~二十节中记载耶稣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富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鏽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富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鏽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这里的天,是指意识被解放的状态,而财宝则是指心、灵所具有的才能。

 

报告表达此种观点有时是明白指陈,有时是隐喩的。我们已看过那六十岁人的案例,要他深入研究宝石的治疗特质。诸如此类的案例甚多。—个接近退休年龄的员警,要他研究化学,以便有助于作个侦探。一个六十三岁的祖母,要她帮助年轻人探索其人生。另外一个也是六十三岁的祖母,要她不仅扩展成立多年的花卉生意,而且要她也培养写作能力——她从没想过这点。


 



◎如何克服老年的恐惧?

 

报告常常直言不讳地讨论,我们有义务对生命目的本身有积楹作为。下面是一些典型的摘录:

「在任何事上都要采取中庸之道,任何事都不要过度,那么,你在此生,就有九十八年可活——即你该活如此长。但是你能给别人什么?除非你有什么可贡献给别人的,不然,你又有什么权利挡了别人的路?只要你能有所奉献,只要你能对别人有价値,你就能一直活下去。」

 

问:我应如何为老年作最佳准备?

答:好好准备现在。让老年只使你成熟。你的年龄将跟你的心智、信念一样年轻。如果你要保持长青,就要讨人喜欢,就要友善,就要爱人。

问:我如何克服老年的恐惧与寂寞?

答:出来为别人做点事,即为那些无能为自己做的人做,使别人快乐,忘却自己。在帮助别人中,你就驱除了恐惧。

问:你建议什么嗜好给我?

答:帮助别人的嗜好。在户外弄弄花草对你也是个不错的嗜好。计画每天为那些无法为自己做事的人做一件好事。对被关在屋内的人,即使只是跟他们谈谈话,陪陪他们,你会发现对自己 也有莫大的帮助。

 

一般永生的观念,对生命延续的问题是模糊且不实际的;因着灵转生原则,人类的才能与努力,在心理学上就变得极富意义了。


◎嫉妒是罪恶

 

才能是自己努力获得,且世世延续,此一真理;其第二个重要的推论是:嫉妒是不必要的情结。当爱默生说:在每个人受教的过程中,总有一个时候,人会了解到嫉妒就是愚昧无知。他道出一项真理,唯有知晓灵魂转生,才能充分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即有人已做了,他人也能做,对这一事实无知的人才会嫉妒,别人所拥有的美貌、能力、爱、名声或财富等,只要我肯做必要的努力,我也能得到它们。

 

在我们现在文明与心灵认识的层次上,嫉妒常在其他动机不能起作用时就开始啓动。然而,当嫉妒导致敌意、仇恨、轻蔑、譭谤、怨愤以及其有关的恶意行为,那就是罪恶了。多才多艺或许是所有事情中最受嫉妒的。那些在不只一个领域中,要向世界证明其价値及卓越成就之人,要比那些在只有一个领域中有成就之人,被更多的人所嫉羡。他以多才多艺追寻赞佩,也得到些赞佩。他至少得到了口头上的赞佩,但是,在别人心中,他得到的是敌意与怨恨,因为他剥夺了别人也値得受到赞许的权利。

 

如果大家都知道,一切的才能也都在我们所有的人可得的范围之内,那么,嫉妒应会减少,名符其实的多才多艺在人群中也会增加。天地的心灵秩序,不像某些经济制度,并不要求一些人的「有」,必须以他人的「无」为代价。所有的资源,只要人无私而纯洁地使用,可以让所有的人都同样获得。

 

再者,职业才能的开发,不仅应减少令人疏离的嫉妒感,而且应能增进令双方合一的赏识感。 我们此生已专注于其它的事情而无暇于表达自我的某一面,但现在却有他人能替代我们表达我们某方面的自我,这不是很値得赏识、欣赏的吗?譬如说,此生忙于家务的女人,在其心深处渴望作个舞蹈家,有时候看到电影中的芭蕾舞景,或在新闻中看到一个舞者优美舞姿的照片,会深深怨恨命运迫使她烧饭扫地而不能跳舞。但是,若她能想到,只要几世纪后,或许更短,她也将能有跳舞的生涯,嫉羡的刺痛就会消解,她应觉得心怀感谢,感谢现在那舞者在自己过渡期中给了她替代的满足。「你就是他」(Tat Twam Asi ,系印度话,或译作:你就是那个)是句印度格言,且有深而广的意义与应用。其意义之一是:看到人类各式各样的成就,我们只不过看到我们自己内在心灵潜能的外显化。(作者在此欲表达的也如同:自己这个小我与他人这个小我,其实都是大家共同大我中的一部分。不管是那个小我成就的,只要大我获得满足,我也分享其满足,因为我本与大我为一。如此,人自不会生自私心、分别心、嫉妒心、幸灾乐祸心。)

 

职业能力累世成长原则的第三个重要推论是:就如嫉妒,挫折感是不必要的,只要心魂受限于形体的世界,当然就会有挫折感。只要在雏菊(Daisy)的形体内,有一点点雏菊之所以为雏菊的生命特质,它就是雏菊,而不是大利花(Dahlia)。百合花或许羡慕玫瑰的娇艳美色,而玫瑰或许也渴望有百合花的高雅大方。每一物,虽自身本来完美,却不得不接受其自有形体的限制。

 

◎挫折是创造之母

 

除了在诗情中的想像外,花卉不会因渴望成为它自己以外的东西而枯萎、死亡。人通常也不会为此而死,但他会受苦。而且,当挫折变得很剧烈、心神变得很敏感时,他会为此而罹患精神毛病甚至肉体疾病。

 

挫折,在另方面像嫉羡,有其重要的心理功能。如果需要为发明之母,我们也可同样说,挫折是创造之母。由于挫折,新歌写出来、新药发明、新大陆发现。当布林利顿(Gward George Earle Bulwer-Lytton ,西元一八〇三~一八七三年,英国小说家)描述他的乌托邦国家是没有文学的——在此国度,没人有任何的挫折,也就没有欲望去写或去谈到人的痛苦或不满。就像放在蒸气上的泵压,挫折能把人的活力疏导成具体化的刽造物,不然,人的活力将完全无拘乱散。总之,像宇宙所有的存在现象,挫折有其有益与有害的两棰面。在迫使人发展新的优良品质以及创造新的优美形体上,它是好的。在导致入失去内心平衡,生命能呆滞不畅上,它是坏的。职业才能世世连续这种信念-能够制止挫折的不好的一面。

 

有这么一个关于蜗牛的故事:在一个酷寒的正月清晨,它开始在樱桃树冰冻的树干上慢慢往上爬,此时有个从树干裂隙中跑出的甲虫撞到了它的头,就说:「嘿,兄弟,你不要浪费时间了,上面根本没有樱桃。」但是蜗牛仍继续前进,说:「当我到的时候,就会有了。」

 

蜗牛富冷静、耐心与远见的自信心,就成了那深深信服于职业才能持续原则之人的内在特质。 另外一个正确心态的明显例子,可于伟大的小提琴——帕格尼尼一(Micolo Paganini,西元一七八二~一八四〇年,义大利小提琴家及作曲家,曾经沉迷于酒色赌博,也破产过)的故事中见之。据说,他曾在关债务人的监狱中待了二年之久。不知用什么方法,他弄到一个老旧的三弦小提琴。不断地练习这残缺的乐器,是他唯一可消磨时间的方法。最后他从牢房被释放,回复自由后,他一再在公众场合,以过去从未有过的狂热与完美来演奏。他以从未有过的精湛技巧,深深感动、风靡了听众。他前所未闻的技艺——在一次困难的乐集演奏中,他的小提琴断了一根弦,就用三根弦演奏到结束——更是归功于那二年在强制独居中所下的功夫。

 

帕格尼尼的牢狱之灾,强加真实而明显的挫折给他,但是他的反应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长久以来,以自我强加的业障纠正措施,以及明显的生存环境,人必然会认清挫折。但挫折即不应使我们畏缩,亦不应阻碍我们,更无法击倒我们。我们甚至能在脚镣活动范围内学跳舞,甚至在牢狱城牆内学歌。既然挫折是无可避免的,那就让我们学着以耐心、积极,甚至喜乐

去接受它。 为仍贽伏于未来世代中的未来胜利,奠下厚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