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加·凯西 官方网站

凯西智慧系列:亲密关系、家庭与灵魂伴侣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渴求与他人的联接。正是灵魂对圆满合一的渴求,让我们交织于各种人际关系,包括身体,情感,和精神层面的各种关系。在工作中,我们建立与同事们的关系, 在所居住的小区,我们和邻居建立了友谊。只要有人参与的活动或事件,都会产生人际关系。灵魂依赖这些人际关系和与他人的互动,达成一些非常重要的目的。通过人际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克服这些缺点和弱点。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们也了解了自己的优点,来帮助他人,鼓励他人,培育他人。在漫长的一生中,与无数人的关系中,小到与同事和家庭,大到与整个世界,我们不断探寻自我,最终得以知晓自己本质上是一个精神存有的事实,与他人分享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每个人最先建立的人际关系就是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跟其他方面类似,在家庭人际关系方面的探索是每个人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备。有些家庭关系不够和谐,甚至非常艰难,但是人们总能够在其中汲取营养,吸收正面能量。当然,这些不协调的关系都不是偶然发生的。正如凯西资料中不断提到的灵性原则所说,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有目的的。就人际关系而言,灵魂在选择转世的时候通过选择父母和他们的另一半,来进行新的一世的学习和成长。然而,正如对其它灵性意图的影响一样,从自我出发来考虑问题却使这种学习和成长并非易事。显而易见,没有挑战,就不会成长,只要我们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接纳爱德加·凯西所阐述的关于人际关系的扩展性理论,就会获得成长。

 

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意识的成长。为灵魂,我们的觉知力没有极限,可是当我们在转世进入物质层面的时候,头脑统治了意识领域,限制了我们的觉知力。我们需要从一片空白开始认知周围,经历艰难困苦,从失败中学习。爱德加凯西关于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学习认识自我的论述,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投射理论不谋而合,即我们将没有认识到的品质在与他人交往中显现出来,他人则是我们认知自我的一面镜子。换言之,我们常常经验的和遭遇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客观世界的反馈,而正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是孩童的时候,常常互相开玩笑说咱们彼此彼此,其实表达了对这一原则的本能理解。爱德加凯西喜欢用圣经的说法来诠释, “为什么你只见兄弟眼中有刺,却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马太福音7:3)。心理学家认识到,人们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思维模式来定义世界,因此不知不觉中通过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将真实的自我显现出来。就如《塔木德》所说的,” 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 “(译者:或者中国人所说的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从凯西的观点来看,那些可以真正激发并提升你的人,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自身潜能,而我们自身拥有的某些潜能也可以激发他人的潜质。相反的,那些让我们感到头痛难捱的人,也提供了一面镜子,映射出我们需要去攻克的内心弱点,。每一种人际关系都潜在地帮助每一个人进步,这原本就是上天的安排!最初我们也许会十分排斥这种观点,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最讨厌的人也会有一个挚友,还有,我们的挚友却让有些人十分讨厌?这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个体在看待一些事物的时候都可能大相径庭,这里的一些事物就是每个个体的反映。如果你想知道需要对自己哪些方面进行改善,那么就去环顾四周,看看你讨厌的那些人们;如果你想知道有哪些资源可以帮助你成长,那么就去寻找那些你钦佩并且喜欢的人们。凯西资料中的观点给理解人际关系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也帮助我们认识我们到底从人际关系中收获什么。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习惯于把人际关系的目的当做是自我愉悦和满足的一条通路。童话故事,言情小说,电影电视等等对爱的诠释让我们愈加期待不现实的爱,到处去寻找让人感到快乐的关系。渴求被爱的天性阻碍了我们在和他人相处中去寻找人际关系真正的意义。通过提升内在来发现圆满和充实的自我,被这种通过外部的人际关系探寻快乐的谬论所左右。有的人穷极一生,不断寻找那个完美的可以令自己快乐的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灵魂需要与人互动而让他们内在变得圆满合一,从而,不论是在关系中还是关系之外,都能够感知到真正的快乐。

 

凯西认为那些令人感到愉快和充实的人际关系固然是十分积极向上的,不过即使是最为棘手的关系依然另人受益无穷,我们在挣扎和痛苦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遗憾的是,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面对类似的问题,避而不往。还有一种误解,认为这种不愉快的关系是前世累积的报应,对此应该逆来顺受,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惩罚才会终止。不论是逃避还是顺从,这些办法都是对此种关系的改善无益。要改善,首先需要改变意识层面,进而相互包容和理解,最后反应到行为方式中去。如同灵魂将同一个噩梦不断向主人推送,渴求他能够在这个情境中学到真谛一样,凯西的理论坚持认为,生命中的困难,不是来惩罚我们,而是要唤醒前世所没有意识到的个人资源,激发学习不同的应对方式。

 

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某公司的某高管手下有个部门经理,这位经理经常打击并贬低他部门的员工。尽管他专业背景出色,可是对于下属的无理态度却让人无法原谅,于是这位高管开除了这位经理。在寻找经理的继任者的时候该高管非常小心的进行筛选,避免再招到同样类型的经理,最后选中了一位同样专业而优秀的女士来接替。这位女士上任的最初三个月相安无事,可是后来发现这位继任者也开始打击并贬低部门员工,与前任如出一辙!这位高管无比的震惊,开始反思,怎么可能这么巧合?经过调查发现,这个部门的员工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内向的,不自信的,缺少自我认同的人群。他们需要改变,需要学会挺身而出,直抒胸臆,经理则需要学习如何与这类缺少自信的下属打交道,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样局面的出现。后来这位高管通过一些沟通方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了每一位有关人员,最后,全体在意识层面的转变让该部门的办公氛围发生了质的转变。

 

所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设都需要一些宽容和耐心,友善与合作,以及面对变化的开放心态。一心寻找天赐的灵魂伴侣多半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会导致不断的自我挫败。当有人咨询爱德加凯西有关灵魂伴侣这类问题的时候,他通常都会回复到,所谓的灵魂伴侣是那个让你受到强烈感情冲击的一个人,你们之间似乎有着一根剪不断的纽带,不管这个纽带带给你的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感受,命运总会把这个人不断带回到你的生活中来,让你们有机会互相学习。换言之,灵魂伴侣之所以对我们在今世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因为我们在前世曾经在一起的缘分。这种关系,是一种让彼此成为对方个人成长之路上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的关系,这与当代社会关于灵魂伴侣的解释截然不同。如果在网络上搜索灵魂伴侣这个词的时候,你会看到无数的相关网站,大多数都是复述最早由柏拉图提出来的理想伴侣的理论。柏拉图认为,人们之所以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是因为人被宙斯分成了两半,这种说法几乎体现在所有地区的宗教故事当中 —— 最初的人是男人和女人的合体。这个故事所要强调的是灵魂对圆满合一的诉求,而不是找到自己的镜像。灵魂伴侣不仅存于浪漫的感情当中,还有可能体现在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在与之有着深深的联接和渊源的朋友关系,在那些被深深吸引却又被不断挑衅的个体关系,以及在工作中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伙伴关系中。

 

很多时候凯西都会鼓励人们,如果期望在一段关系中有怎样的收获,首先就应有怎样的付出。他鼓励人们如果希望感受到更多关爱,就去更多的关爱他人;如果想收获更多友谊,就要对别人更加友好;如果希望获得他人理解,就要首先理解他人。 在一个个案中,一个丈夫对凯西抱怨说他和妻子的关系不理想。 他询问沉睡中的凯西他应该怎么去激励太太成为一个更好的妻子,凯西给出了非常简洁的建议:请丈夫从妻子的角度列出一张清单,列出那些他的妻子认为一个合格的丈夫应具备的品质。凯西建议他用这张清单作为自己今后行动的方向,成为一个妻子心目中理想的丈夫。 如果他能够做到的话,凯西确信他一定会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个理想的妻子!

 

人们经常会质疑到底如何区分一个潜在的长期关系与一个短期的仅仅是相互吸引从而了结一些过去的渊源的关系。凯西认为对于真爱最终极的诠释是尽管付出,根本不会计较任何回报;欲求则是一种有条件的吸引。真爱表达的是情感,能量,行动,全权为了对方却不会考虑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另外,凯西建议长久的承诺最好是建立在有着共同理想的两个个体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奋斗,问问自己我们在一起是为了完成什么任务?

 

当然,凯西解读并不仅仅像个和事佬一样说所有的关系终归都是理想的。事实上,很多时候,出于对身体,精神或者是灵性方面的安全考虑,凯西建议前来要求解读的个体脱离某段关系。在他接受咨询的一些夫妻关系中,如果夫妻双方已经学习到了应该学习的东西,他们对彼此已经无用,多数情况下,他鼓励双方尽量理解关系是有使命意义的,理解关系是来帮助人们走上灵魂成长和蜕变之路。人际关系最终对我们是有益的,这一点与我们惯常以为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然而,关系走向何方取决于我们想怎么做。可以经常问问类似的问题,例如:这段关系怎么能够让我变得更加优秀?这段关系会怎样提炼我?这种关系如何让我更加平衡地生活?我的灵魂能从这个关系中学习到什么?凯西所解读的关于人际关系,家庭和灵魂伴侣的核心是:通过持续的与外界的互动,灵魂找到适合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功课,这些功课是为我们的成长和圆满而设计的,恰恰是通过人际关系,我们认识到了本真的自己。